自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,全省司法行政系統堅持把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作為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出發點和落腳點,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,踐行黨的初心使命、根本宗旨,強化公仆意識、為民情懷,使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取得積極成效。
公共法律服務作用大。全省各級司法行政機關不斷強化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,切實推進法治惠民政策。人民調解的優勢越來越深入人心,惠及的范圍也逐步擴大。通過強化頂層設計健全體制機制,積極構建多元糾紛機制。同時,努力推動信息化建設,推動“智慧調解信息管理平臺”和“青海智慧調解”“青海微調解”2個微信小程序成功上線,實現人民調解案件網上受理、流程網上查詢、網上辦結審核、數據同步生成,打通了人民調解服務群眾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特定法律服務受益明顯。在特點服務群體中,印發相關《意見》,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建在各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(站),已建立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站90家。不斷拓寬退役軍人公共法律服務網絡,在退役軍人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公示“12348”退役軍人法律服務熱線電話,在該平臺優先為退役軍人解答日常生產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,并根據退役軍人實際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法律咨詢和法律指引服務。
公證服務更加務實。進一步加強減證便民措施,在2018年28項“最多跑一次”的基礎上,出臺《青海省37項“最多跑一次”公證事項》,擴大“最多跑一次”公證事項達65項。積極與民政廳、自然資源廳協調,在辦證系統上實現公民婚姻信息和房產信息的數據共享。開通12348青海法網公正網上預約及在線辦證,西寧市3個公證處率先實現網上辦證。 (于瑞榮)